|
送謝太守 / 作者:楊維楨 |
朝廷遣使航東海,萬里南來送璽書。
著屐登山良不惡,分符典郡復何如?白蘇事業千年后,吳楚封疆百戰余。
今日養民方急務,肯將征算及舟車?
|
|
送謝太守解釋: 《送謝太守》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送別謝太守為主題,表達了對謝太守遠行的祝福和對其執政的思考。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謝太守
朝廷派遣使者航行東海,行程萬里南下送去璽書。他著屐登上山嶺,絲毫不嫌艱難,如何分配符箓,掌管州郡?
白蘇的事業在千年之后,吳楚的封疆留下百戰的痕跡。而今日,國家急需民眾的養育,你是否愿意將征稅和舟車之事放在一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以謝太守遠行為背景,表達了他對謝太守的祝福和對政務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朝廷派遣使者航行東海送去璽書的情景,展現了朝廷的威嚴和權力的象征。詩人用"萬里南來"來形容這段旅程的遙遠和辛勞。
接下來,詩人寫道謝太守著屐登上山嶺,毫不嫌棄艱難險阻。這里的"著屐"意味著他步行登山,顯示了謝太守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精神。通過這一描寫,詩人贊美了謝太守的堅毅和膽識。
然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分配符箓,掌管州郡。這是對謝太守的一種囑托和思考,詩人希望他能公正地管理州郡,合理地分配權力和資源,以造福百姓。
最后兩句,詩人用"白蘇"和"吳楚"來代指千年后的事業和歷史,表達了對謝太守的期待。"白蘇"指的是白居易,他在唐朝做官時提倡了許多改革和政策,而"吳楚"則指的是吳國和楚國,代表了英勇的戰斗和封疆之地。通過這兩個典故的引用,詩人希望謝太守能夠在執政中有所作為,為國家和民眾做出貢獻。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當前國家形勢的關切。詩人指出今日國家急需民眾的養育,希望謝太守能夠將征稅和舟車之事放在一旁,將重點放在養民和治理民生上。這是對官員的一種勸誡,希望他能關注國家的根本大計,為民眾謀福利。
整首詩通過送別謝太守的場景,抒發了對其遠行的祝福和對政務的關切。詩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遠行的辛苦和官員的責任,表達了對官員廉潔勤政、關注民生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