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 / 作者:楊維楨 |
洞庭余柑三寸黃,笠澤銀魚一尺長。
東南佳味人知少,玉食無由進上方。
|
|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解釋: 《蘇臺竹枝詞一十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洞庭余柑三寸黃,笠澤銀魚一尺長。
東南佳味人知少,玉食無由進上方。
譯文:
洞庭湖畔的柑子三寸黃,笠澤湖中的銀魚一尺長。
東南地區美味人們鮮知,珍貴食材無法進上京。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洞庭湖和笠澤湖的美味水產,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美食的思念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之情。詩中提到的柑子和銀魚都是當時江南地區的特產,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品質。然而,這些美味的食物卻很少有機會被外界所了解和品嘗,因為它們的珍貴與稀缺使得無法進入京城供人享用。
賞析:
《蘇臺竹枝詞一十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地區的美食,詩意深沉而含蓄。作者通過對洞庭柑子和笠澤銀魚的描繪,展示了江南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東南佳味卻鮮為人知,因為它們的珍稀使得無法供應到更廣泛的地區。這種情境揭示了作者對家鄉美食的思念,也暗示了現實中的限制和無法改變的遺憾。整首詩以簡短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食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環境對于人們品嘗美味的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