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祿篇 / 作者:楊維楨 |
獨祿獨祿,惡水濁。
仇家當族,孝子免污辱。
孝子軀干小,勇氣滿九州。
拔刀削中睨父仇。
父仇未報,何面上父丘。
漆仇頭,為飲器;臠仇肉,為食嘬,頭上之天才可戴。
|
|
獨祿篇解釋: 《獨祿篇》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獨祿這個人物的故事,表達了孝心和報仇的主題。
詩中以獨祿為中心,通過獨特的形象塑造展現(xiàn)了他的品質(zhì)和勇氣。獨祿生活在一個惡劣的環(huán)境中,象征著他所處的世界充滿了污濁、不公和仇恨。然而,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不愿看到父親受到侮辱。盡管他年幼身弱,但內(nèi)心勇氣滿溢,決心要為父親報仇。他拔出刀劍,決意削除父仇的兇惡眼神。然而,他遲遲未能完成報仇的心愿,不知如何面對已逝的父親。
這首詩展示了孝子的高尚情操和堅定意志。孝子獨祿不畏艱險,勇敢無畏地與父仇對抗,表現(xiàn)出了作為兒子的責任和擔當。他愿意用自己的頭顱作為飲器,將父仇的血液作為食物,以此來表達對父親的深深懷念和報恩之情。獨祿的行為也彰顯了他的非凡才智,被視為天才之人。
通過這首詩,楊維楨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獨祿的形象和他的孝心報仇之路。同時,詩中所表達的孝子情感和勇氣鼓舞著讀者,弘揚了傳統(tǒng)美德和家族責任。這首詩既是對孝道的稱贊,也是對堅定意志和勇敢行動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