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郎玉笙謠 / 作者:楊維楨 |
周郎學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鳳之和鳴。
曾侍瑤池阿母宴,座中調笑董雙成。
謫向人間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尋二女湘水頭,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東洞庭,相逢鐵笛銅龍精。
從此吹春玉臺上,叢霄不許謝玄卿。
|
|
周郎玉笙謠解釋: 《周郎玉笙謠》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周郎學習仙人吹奏玉笙的故事。玉笙的音樂響徹丹山,與七十二只鳳鳴和諧相奏。周郎曾經在瑤池中侍奉阿母,與座中的董雙成相互調笑。后來他被謫居到人間的赤松洞,洞口的桃花苦苦相送。他南尋湘水頭的二位女子,卻無法用十三弦的哀音拉動琴弦。不久他在西洞庭和東洞庭相遇,與鐵笛和銅龍精相會。從那時起,他在春天吹奏玉臺上,不再允許謝玄卿離去。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并沒有給出,但從詩的描述和意境來看,可以感受到楊維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一種仙境之美和音樂之奇。玉笙的音樂使得丹山的鳳和鳴動聽和諧,瑤池中的宴會場景充滿歡樂和笑聲。赤松洞的桃花似乎代表了周郎的孤獨和離愁,而南尋湘水頭的二女子則象征了某種無法實現的美好。在詩的結尾,周郎與鐵笛和銅龍精相逢,預示著他在音樂上的突破和成就,從此他在玉臺上吹奏春天的音樂,不允許任何人離去,似乎表達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的決心。
整首詩以婉轉流暢的語言和充滿想象的畫面,展現了音樂的神奇力量和人與音樂之間的情感交融。通過對自然景物、神話傳說和音樂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個美妙而奇幻的境界,讓讀者沉浸其中,體味音樂的魅力和生命的意義。這首詩詞不僅在藝術上具有觀賞性,還提醒人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美和追求內心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