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兩道原詩二首 / 作者:楊維楨 |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吳鹽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門外好鱸魚。
緇衣宰相日給告,清客道人新著書。
若問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老人■町延何如?聞■移車霅上居。
甕口新包竹葉酒,船頭學(xué)釣桃花魚。
雄文曾罵六國印,綺語更著三家書。
兩家道郎我所愛,何啻林間見二疏。
注1:■——左“田”右“可”
|
|
寄兩道原詩二首解釋: 《寄兩道原詩二首》是元代楊維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寄情之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吳鹽道的思念之情,并描繪了住在竹林寺的生活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公令我住在竹林寺,
曾經(jīng)寄給吳鹽道起居。
戴家渡口收獲稻谷,
凌湖門外可以釣到美味的鱸魚。
作為宰相,我每天穿著樸素的衣衫,
清雅的客人和修道的人在讀我的新書。
如果你問我在西湖上的伙伴是誰,
竹枝凋零,柳枝稀疏。
老人坐在街邊,他的樣子如何?
我聽說他搬進了車霅上的居所。
新釀的酒裝在甕口里,上面覆蓋著竹葉,
船頭上學(xué)著釣桃花魚。
雄文中曾經(jīng)譴責(zé)過六國的印章,
綺麗的言辭也編寫了三家的書。
兩位道郎是我所愛的,
不亞于見到竹枝和柳枝一樣珍貴。
詩意和賞析:
《寄兩道原詩二首》是一首感情真摯、樸實自然的詩詞,通過描繪生活瑣事和友情情感,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寄托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詩詞開篇,詩人提到自己受信公之命住在竹林寺,曾經(jīng)替吳鹽道寄過居住所需。這種身世的交代揭示了詩人的身份和友誼的背景。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些生活瑣事,如收獲稻谷和釣鱸魚,以及自己樸素的穿著和受人贊賞的新書。這些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詩人在竹林寺的清靜生活和對自然的熱愛。
詩詞中還出現(xiàn)了一位老人的形象,他的樣子如何,詩人并沒有直接描寫,而是使用了象征性的描述。老人坐在街邊,暗示著他的寂寞和孤獨,但他選擇了移居到車霅上,顯示了他的堅持和追求。這個形象的描寫寓意深遠,反映了生活中的變遷和人們對新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結(jié)尾,詩人提到了兩位道士,他們是詩人所敬愛的人物。他們的重要性被直接比喻為竹枝和柳枝,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珍視和依戀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生活瑣事和友情情感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觀察也體現(xiàn)了他的文學(xué)才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