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人篇 / 作者:楊維楨 |
匠人久失職,秦人已開阡。
誰望云陽氣,木土鑿由拳。
后來興利者,開渠引淮船。
吳牛拖輦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壯,捕汝在河邊。
投水作河婦,天子罷庸田。
|
|
匠人篇解釋: 《匠人篇》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匠人的辛勤勞作以及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匠人久失職,
匠人長期失去了工作機會,
秦人已開阡。
而秦國人民已經開辟了無數道路。
誰望云陽氣,
有誰曾經期望著云陽城的繁榮,
木土鑿由拳。
他們用木頭和土石鑿開了道路。
后來興利者,
后來的人們發現了開辟道路的好處,
開渠引淮船。
他們開鑿運河,引來淮河的船只。
吳牛拖輦石,
吳國的牛拉著車,運送石頭,
喘月不能前。
但是這些牛在月光下喘息,無法前進。
老翁乏丁壯,
老年人衰老了,沒有年輕人幫助他們,
捕汝在河邊。
他們只能在河邊捕魚為生。
投水作河婦,
有人婦女投身水中成為河神,
天子罷庸田。
天子下令停止耕種庸田。
詩詞通過描繪匠人的辛勤勞作和付出,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贊美。匠人久失職,說明了他們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會和待遇,但他們的努力和貢獻卻是不可忽視的。詩中提到的開阡、開渠和引淮船等事例,展示了匠人的智慧和技藝,以及他們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對老年人的忽視,通過描述老翁乏丁壯的情景,表達了對社會關愛的呼喚。最后,詩中提到投水作河婦和天子罷庸田,抒發了對社會階層不平等現象的批判和對社會改革的期望。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繪和細膩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匠人勤勞貢獻的贊美和對社會不公現象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對社會改革的呼喚和對更美好社會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