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家女 / 作者:楊維楨 |
馮家女,綠發(fā)盤雙鴉,亂離棄鄉(xiāng)土。
聘入將軍家,將軍愛幸諸婦妒。
顏色粹美無疵瑕,掩鼻襲馀術(shù),淚眼啼春華。
馮家女,昨日堂上人,今朝廁中鬼。
將軍不為疑,司隸不為理。
道旁古冢生棘榛,十年孤憤何由伸?嗚呼千年孤憤何由伸!
|
|
馮家女解釋: 《馮家女》是元代楊維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馮家女子的遭遇和內(nèi)心痛苦,并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命運無情的憤怒和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馮家女,綠發(fā)盤雙鴉,
亂離棄鄉(xiāng)土。
聘入將軍家,
將軍愛幸諸婦妒。
顏色粹美無疵瑕,
掩鼻襲馀術(shù),
淚眼啼春華。
馮家女,昨日堂上人,
今朝廁中鬼。
將軍不為疑,
司隸不為理。
道旁古冢生棘榛,
十年孤憤何由伸?
嗚呼千年孤憤何由伸!
詩意和賞析:
《馮家女》揭示了一個女子的悲劇遭遇。馮家女出身寒微,但她擁有美麗的容貌,引起了將軍的傾慕。然而,她的美貌卻引來了其他婦人的嫉妒和排斥。盡管她的顏色粹美無瑕疵,但她的美麗卻成為她的不幸。她被迫離開家鄉(xiāng),嫁入將軍府,成為了將軍的妾室。然而,將軍不懷疑她的清白,官員也不理會她的遭遇。
詩中的“昨日堂上人,今朝廁中鬼”表達了馮家女的淪落和墮落。她從顯貴的地位墮落到了下賤的地位,被迫過著壓抑和悲慘的生活。盡管她受盡了命運的折磨,但將軍卻對她不加懷疑,官員也漠視她的悲苦。
詩中的“道旁古冢生棘榛,十年孤憤何由伸?”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的憤怒和對命運的無奈。馮家女的遭遇并非個別,而是千百年來社會中弱者的常態(tài)。作者以此反映了社會的冷漠和對弱者的漠視,表達了自己對這種不公的不滿和痛心。
整首詩以馮家女的遭遇為切入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社會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冷漠。作者借馮家女的悲劇,表達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和對弱者命運的關(guān)注,以此呼喚人們對于社會不公的關(guān)注和改變,反思人性的溫暖與善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