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之約詩,用宇文韻 / 作者:楊維楨 |
我尋三十高僧閣,還有支郎第一流。
湖上風煙留晚照,山中草木帶邊秋。
水晶宮開碧菡萏,金粟堆呼黃栗留。
馬題詩■■■寺,行人有比峴山游。
|
|
主之約詩,用宇文韻解釋: 詩詞:《主之約詩,用宇文韻》
譯文:
我尋三十高僧閣,
還有支郎第一流。
湖上風煙留晚照,
山中草木帶邊秋。
水晶宮開碧菡萏,
金粟堆呼黃栗留。
馬題詩■■■寺,
行人有比峴山游。
詩意: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題目為《主之約詩,用宇文韻》。詩人描述了自己尋訪名山勝地的經歷,并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詩人同道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自然景色,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提到了湖上的風煙和山中的草木,形容了晚霞的美麗和秋天的邊境景色。水晶宮中開放著碧玉般的菡萏,金色的粟堆上還留有成串的黃栗。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欽佩之情。
詩中還提到了寺廟和行人,顯示了詩人對宗教信仰和人與自然的融合的關注。馬題詩中可能是詩人在寺廟中騎馬作詩,而峴山則是一個著名的自然風景區,與行人有比的意境呼應。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傳遞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通過與寺廟和行人的聯系,詩人展示了對宗教和人文的思考。這首詩在情感上富有抒發,能夠引發讀者對大自然和人文的共鳴,展示了楊維楨作為元代重要詩人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