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風謠 / 作者:楊維楨 |
大風起,不終朝。
如何三日夜,日日夜夜旋扶搖。
卷水覆我舟,卷土覆我窯。
烏乎太平玉琯將誰調,五日一風不鳴條。
|
|
大風謠解釋: 《大風謠》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風起,不終朝。
這首詩以描繪大風的威力和持久性為主題。大風自早晨起,持續不斷,不會停歇。
如何三日夜,日日夜夜旋扶搖。
大風如何能夠連續三天三夜地吹拂,日夜不停地旋轉。
卷水覆我舟,卷土覆我窯。
大風卷起水浪將我的船覆滅,卷起土沙將我的窯堆掩埋。
烏乎太平玉琯將誰調,五日一風不鳴條。
這里出現了一句迷惑性的句子,描述了太平玉琯不知吹響的情景。五天才有一次風吹動琯條。
詩意和賞析:
《大風謠》以大風為象征,通過描繪大風的威力和持久性,表現了自然界的無情和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大風的威力不可抵擋,無法預測和控制,它可以卷起水浪摧毀船只,卷起土沙掩埋窯堆。詩人通過描述大風的力量,強調了人類對自然的脆弱性和無力感。
詩中的太平玉琯是一種樂器,它吹響代表著風的到來。然而,在這首詩中,五天只有一次風吹動琯條的情景表明風的稀少和罕見。這也暗示了人們對于平靜和太平的渴望,但現實卻往往是無風或風的到來并不頻繁。
《大風謠》通過描繪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對自然的無力感,表達了對太平安寧的向往與渴望。它提醒人們要謙虛面對自然的偉力,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無常的命運。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