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貢尚書入閩 / 作者:楊維楨 |
繡衣經略南來后,漕運尚書又入閩。
萬里銅鹽開越嶠,千般升斗買蕃人。
香熏茉莉春酲重,葉卷檳榔曉饌頻。
海道東歸閑未得,法冠重戴發如銀。
|
|
送貢尚書入閩解釋: 《送貢尚書入閩》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貢尚書經歷了漕運之后再次入閩的情景,表達了對貢尚書的送別和祝福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繡衣經略南來后,
穿上繡衣的經略南方之行之后,
漕運尚書又入閩。
負責運輸的尚書再次入閩。
萬里銅鹽開越嶠,
漫長的道路上運載著銅和鹽,
千般升斗買蕃人。
用各種貨物進行交換購買蕃人。
香熏茉莉春酲重,
芳香的茉莉花香氤氳,春酒芬芳濃郁,
葉卷檳榔曉饌頻。
檳榔葉卷著清晨的美食頻頻上桌。
海道東歸閑未得,
海上的道路東歸的休閑仍未實現,
法冠重戴發如銀。
法冠沉重地戴在頭上,頭發如同銀絲般潔白。
這首詩描繪了貢尚書從南方歸來后再次入閩的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旅途的艱辛和漫長,通過描述萬里運輸銅和鹽的艱難和千般貨物購買蕃人的場景,展現了尚書在公務中的忙碌和辛勞。詩中提到的茉莉花和春酒,以及檳榔葉和美食的描繪,給人以生活情趣和愉悅的感受。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尚書返鄉的渴望和對休閑生活的向往,但他仍然身負重責,法冠壓在頭上,發如銀絲,表達了尚書職責重大、不得輕易解脫的現實。
通過詩人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這首詩詞展示了元代社會中官員的形象和工作狀態,同時也抒發了對忙碌生活和返鄉憧憬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