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馬圖 / 作者:楊維楨 |
佛郎新來雙象龍,鼻端生火耳生風。
臨流飲水如飲虹,波光倒吸王良宮。
吁嗟!清海頭,白磧尾,渴烏一失金井水,長城窟遠腥風
起。
|
|
飲馬圖解釋: 《飲馬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圖畫,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表達出了深遠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佛郎新來雙象龍,
鼻端生火耳生風。
臨流飲水如飲虹,
波光倒吸王良宮。
吁嗟!清海頭,
白磧尾,渴烏一失金井水,
長城窟遠腥風起。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飲馬圖》為題,通過描繪畫面中的形象細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事變遷的思考。首先,詩中提到了佛郎新來的雙象龍,形容了畫面中正在飲水的兩只大象。它們鼻端噴出的水如同火焰,耳朵扇動時帶起風,形象生動。接著,詩人描述了馬匹臨流飲水的情景,形容它們喝水的動作如同飲彩虹一般,給人以多彩奇幻的感覺。而水面上波光閃爍,宛如在吸引著王良宮的目光,令人贊嘆不已。
整首詩以“吁嗟”作為轉折,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感慨和隱含的哀嘆。清海頭和白磧尾是地名,暗示了清澈的海水與沙漠的荒涼,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渴烏一失金井水,長城窟遠腥風起,通過對飲馬之后的環境描寫,詩人展現了長城邊陲的艱苦環境和荒涼景象。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意境,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無常的命運。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畫面細節的描繪,以及對景物背后寓意的探索,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構建了一幅意境獨特的畫面,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