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筆生楊君顯 / 作者:楊維楨 |
楊君縛筆三十年,高藝豈止千人傳。
梁園學士為作傳,虎丘道人會乞錢。
桐葉秋風來古寺,苔花春水放歸船。
白頭懶草《長門賦》,自寫江南踏踘篇。
|
|
贈筆生楊君顯解釋: 《贈筆生楊君顯》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贈送給楊君顯
楊君縛筆三十年,
高超的藝術不僅僅傳給了千百人。
梁園學士為他撰寫傳記,
虎丘道人與他乞討錢財。
楊君在古寺里,桐葉隨秋風飄落,
春水中的苔花隨船放歸。
他已年老,卻懶散地寫下《長門賦》,
自己撰寫江南踏踘篇章。
詩意:
這首詩是楊維楨致贈給楊君顯的一首詩詞。詩人稱贊楊君顯長期以來的書法才華,認為他的藝術造詣不僅僅是傳承給了千百人,還受到了梁園學士的賞識,被寫入了傳記中。然而,楊君顯的境遇并不富裕,他與虎丘道人一起乞討謀生。在描寫景物方面,詩人運用了桐葉隨秋風飄落、苔花隨船漂流的意象,表達了歲月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詩人提到楊君顯已經年老,寫下了《長門賦》(一種古代文學作品),并自己撰寫了關于江南踏踘的篇章,展現了他盡情書寫和創作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楊君顯的書法才華和藝術追求,同時也描繪了他的生活境遇。詩人通過描寫桐葉飄落和苔花漂流的景象,將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與楊君顯的創作之路相結合,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最后,詩人提到楊君顯已經年老,但他依然堅持寫作,書寫了《長門賦》和江南踏踘的篇章,展現了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楊君顯的贊美和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藝術追求和堅持的理解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