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洲曲 / 作者:楊維楨 |
長洲水引東江潮,潮生暮暮還朝朝。
只見潮頭起郎舵,不見潮尾回郎橈。
昨夜西溪買雙鯉,恐有郎緘寄連理。
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無憑膾還委。
西溪之水到長洲,明日啼紅臨上頭。
|
|
長洲曲解釋: 《長洲曲》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洲水引東江潮,
潮生暮暮還朝朝。
只見潮頭起郎舵,
不見潮尾回郎橈。
昨夜西溪買雙鯉,
恐有郎緘寄連理。
金刀剖腹不忍食,
尺素無憑膾還委。
西溪之水到長洲,
明日啼紅臨上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洲的水引東江潮汐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潮汐起落的觀察和內心的感慨。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潮汐的往復變化,潮汐的起伏像人的生活一樣,朝朝暮暮,不斷循環。潮頭起舵,船頭隨著潮水的推動而前進,但潮尾卻沒有人橈來劃動,意味著船只似乎沒有方向,只能任由潮水帶著去往何處。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昨夜作者在西溪購買了一對鯉魚,這對鯉魚可能象征著愛情的美好,作者擔心有人可能將情書寄給自己,寓意著兩情相悅。然而,作者卻不忍心剖開它們的肚腹享用,將它們安放起來,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情書的存在。這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糾結和猶豫。
最后兩句表明西溪的水流到了長洲,預示著明天的初陽將以紅色的光芒照耀在上空。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美好的期待和希望,也可以視為對未來的祝福和憧憬。
整首詩以描寫潮汐和瑣碎的生活細節為主線,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起伏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