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楊明歸越覲親 / 作者:楊維楨 |
天西白云天東飛,烏臺春之烏依依。
高堂游子歸未歸。
堂前春草生春暉。
行行舟發彭郎磯,勿遣霜霜露露沾人衣。
|
|
送楊明歸越覲親解釋: 《送楊明歸越覲親》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的白云向西方飄去,烏臺山的春天依然美麗。高堂上的游子還沒有歸來,堂前的春草生長著春天的光輝。行駛的船只從彭郎磯發出,不要讓霜霜和露露沾濕行人的衣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別離送行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遠行的游子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家園的氛圍,展現了游子離別的無奈和家人的期盼。詩人表達了對游子平安歸來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游子的關切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給人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詩人通過對天空、山川、草地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生機。同時,通過對游子離別的描寫,詩人將人與自然景物相結合,抒發了對游子歸家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詩中的"烏臺春之烏依依"、"堂前春草生春暉"等句子,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給人以愉悅和溫暖的感覺。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游子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家園和自然的熱愛。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生。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