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杵歌(七首·有序) / 作者:楊維楨 |
自古眾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須蒸。
蒸土作城城可破,眾心作城城可憑。
|
|
杵歌(七首·有序)解釋: 楊維楨的《杵歌(七首·有序)》是一首元代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杵歌(七首·有序)
自古眾心能作城,
五方取土不須蒸。
蒸土作城城可破,
眾心作城城可憑。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關于城池建設的哲理。作者通過詩詞中的意象和隱喻,對城池的構建與堅固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古以來眾人的心意能夠構建城池的形象為主題。作者指出,城池的建設并不需要燒磚烤瓦等復雜的工藝,而是取土于周圍五方,不需要經過繁瑣的加工。這里的“土”可以理解為人們的心意、意志和力量。作者通過對比,暗示了城池的建設有兩個關鍵因素:土的質量(取土的方式)和城池的堅固程度(憑借眾心)。如果采取了不當的方式取土,城池就會脆弱易破,而如果能夠凝聚眾人的心意,城池就能夠穩固。
賞析:
楊維楨的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通過對城池建設的比喻,他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凝聚眾人的心意和力量,才能建造堅固的城池。這種思想可以應用于各個領域,不僅僅局限于城池建設。詩中的對比使得這個道理更加鮮明明了,強調了眾心的重要性。通過簡單的文字,詩人傳達了一種智慧和經驗,引導人們去思考和理解社會和人際關系中的真諦。
這首詩詞雖然短小精悍,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隱喻的手法,帶給讀者深遠的思考。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通過凝聚眾人的力量和心意,才能夠建立穩固的基礎,戰勝困難,迎接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