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寺晚鐘 / 作者:陳孚 |
山深不見寺,藤陰鎖修竹。
忽聞疏鐘聲,白云滿空谷。
老僧汲水歸,松露墮衣綠。
鐘殘寺門掩,山鳥自爭宿。
|
|
煙寺晚鐘解釋: 《煙寺晚鐘》是元代詩人陳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寺晚鐘
山深不見寺,
藤陰鎖修竹。
忽聞疏鐘聲,
白云滿空谷。
老僧汲水歸,
松露墮衣綠。
鐘殘寺門掩,
山鳥自爭宿。
譯文:
在深山中,寺廟隱沒在煙霧中,
藤蔓和竹子的陰影交織在一起。
突然聽到稀疏的鐘聲,
白云彌漫在空曠的山谷間。
老僧人汲水回來,
松露落在他綠色的袈裟上。
寺門已經關閉,鐘聲減弱,
山鳥爭相尋找宿處。
詩意:
這首詩以山寺晚鐘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深寺隱、藤陰竹鎖、鐘聲與白云的交融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幽靜、寧和的意境。詩中的老僧人歸來,松露落在他的袈裟上,寺門關閉,山鳥紛紛歸巢,給人一種寧靜深山中的感受。整首詩以山寺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和諧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寺晚鐘的景象,表現了深山中的寧靜與幽靜之美。通過山寺、藤蔓、竹子、鐘聲、白云、老僧、松露和山鳥等形象的描寫,給人以自然、靜謐、寧和的感受。詩中的山寺被煙霧所籠罩,給人一種神秘而遙遠的感覺;藤蔓和竹子的陰影交織在一起,增添了一份幽靜的美感;突然傳來的稀疏鐘聲與白云彌漫的山谷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空靈的氛圍。詩中的老僧人汲水歸來,松露墮在他的袈裟上,寺門關閉,山鳥爭相尋找宿處,通過這些形象描寫,更加凸顯了山寺的寧靜與僧人的寂寞。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人文的贊美,給人以寧靜、靜謐和舒緩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