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樓月 以上六首見中州樂府 / 作者:趙秉文 |
簫聲苦。
簫聲吹斷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見,吹臺歌舞。
危亭目極傷平楚。
斷霞落日懷千古。
懷千古。
一杯還酹,信陵墳土。
|
|
秦樓月 以上六首見中州樂府解釋: 《秦樓月以上六首見中州樂府》是元代詩人趙秉文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簫聲苦。
簫聲吹斷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見,吹臺歌舞。
危亭目極傷平楚。
斷霞落日懷千古。
懷千古。
一杯還酹,信陵墳土。
譯文:
簫聲悲苦。
簫聲吹散了夷山上的雨。
夷山的雨。
人們空空地看不到,吹奏臺上的歌舞。
危亭望得很遠,傷感平楚。
夕陽下斷了霞彩,懷念千古之情。
懷念千古。
舉起一杯酒,敬信陵的墳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秦樓月夜的景色,以及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感慨。
詩的開頭,簫聲的苦澀氛圍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氣氛。簫聲吹散夷山上的雨,暗示著一種逝去和消散的意象。人們在夜晚中空無一物,只能聽到吹奏臺上的歌舞聲,強調了虛幻和空虛感。
接下來,危亭一詞出現,它的目極望遠,傷感著平凡的楚國。這里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文化的懷念,對當時文化的衰落和平庸的感嘆。
詩的結尾,作者提到斷了的霞彩和夕陽,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懷念千古,意味著對歷史長河中偉大人物和光輝事跡的崇敬和懷念。
最后一句,一杯還酹,信陵墳土,表達了作者對故國和英雄的敬意。這里的信陵指的是信陵君,即項羽,他是秦末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杯酒敬賜到他的墳土,是對他的敬仰和祭奠。
整首詩通過對景色、音樂和歷史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過去榮光的懷念,對現實的悲涼和對歷史的敬仰。同時,它也反映了元代社會的動蕩和文化沉寂,以及詩人對此的思考和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