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王庭筠 |
客愁楓葉秋江隔。
隔江秋葉楓愁客。
行遠望高城,城高望遠行。
故人新恨苦。
苦恨新人故。
斜日晚啼鴉。
鴉啼晚日斜。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客愁楓葉秋江隔》是元代詩人王庭筠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愁楓葉秋江隔,
隔江秋葉楓愁客。
行遠望高城,
城高望遠行。
故人新恨苦,
苦恨新人故。
斜日晚啼鴉,
鴉啼晚日斜。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客人在秋天感受到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以楓葉和江水的隔離作為象征,描繪了客人與故鄉之間的距離感。客人遠離家鄉,望著高聳的城樓,城樓又讓他的眼光無法及及,這加深了他的思鄉之情。他悲傷地感嘆著與故人的新恨,也感嘆著與新人之間的苦澀。在傍晚時分,斜陽下啼鴉的聲音進一步增加了詩中的憂愁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鄉之情。通過描繪客愁、楓葉、秋江、隔離、城樓、新恨、苦澀和傍晚的啼鴉等意象,詩人巧妙地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詩中的反復對仗和律動感也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整首詩以對偶的方式構建,每句都是對稱的,并且詩句之間互相呼應,形成了一種辭章的韻律美。這種韻律的運用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深沉而凄涼。
詩中以楓葉和秋江的隔離形象,象征了客人與故鄉之間的隔膜與距離感,體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城樓的高聳和行人的遠行,也表達了客人的孤獨和遠離家鄉的無奈。詩人通過這些意象,以及對故人和新人的戀情的抒發,揭示了人情世故中的離愁別緒和人際關系的復雜。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韻律的運用,表達了深沉的思鄉之情和離愁別緒。它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