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 作者:張翥 |
先生醉也。
甚矣吾衰也。
萬物不如歸去也。
陶令真吾師也。
籬邊菊蕊初黃。
為花準備攜觴。
只恐不如人意,風風雨雨重陽。
|
|
清平樂解釋: 《清平樂·先生醉也》是元代詩人張翥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醉了,我深感自己衰老。萬物都不如回歸自然。陶淵明是我真正的導師。籬邊的菊花剛剛泛黃,我準備了酒杯來賞花。只怕無法達到人們的期望,風雨交加的重陽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歸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陶醉在自然中的狀態,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他將陶淵明視為真正的導師,向其學習歸隱田園、超脫塵囂的生活態度。詩人在籬邊賞菊時,以酒杯抒發自己的心情,但也擔心自己的表現未能滿足他人的期望。最后一句提到的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風雨交加的天氣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憂郁和紛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清靜自然、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先生”可以指代詩人自己,也可以指代一位學者或文人。通過詩人的陶醉和對陶淵明的推崇,體現了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思想。菊花作為秋天的花卉,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堅貞和高潔,詩人在賞菊之際以酒杯對花,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敬意。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他人評價和期望的擔憂,顯示了內心的不安和矛盾。最后一句中的重陽節,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和憂愁的氛圍,使得詩人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總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人生和內心的描繪,傳遞了對清靜寧和、回歸本真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對社會壓力和期望的焦慮。它展現了元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哲學的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