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 / 作者:唐珙 |
覓得貍兒太有情,烏蟬一點抱唇生。
牡丹架暖眠春晝,薄荷香濃醉曉晴。
分唾掌中頻洗面,引兒窗下自呼名。
溪魚不惜朝朝買,贏得書齋夜太平。
|
|
貓解釋: 《貓》是元代詩人唐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只貓的生活情趣和與主人的親密關系。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貓兒太有情,覓得一只小貍,它們之間親密無間,像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只有一個烏蟬點綴著唇邊,嘴角上的白色點綴如同一顆小珠。牡丹架上,它們暖暖地睡眠,享受春天的白晝。在清晨的陽光下,薄荷的香氣彌漫,仿佛使人陶醉。它們常常用前爪輕輕地擦拭嘴巴,洗臉的動作頻繁而有趣。當它們想要引起注意時,它們會自己叫出自己的名字。它們非常喜歡在窗戶下引人注目。即便是溪水里的魚兒,也不愿意每天都買它們,因為它們買到了一間安靜的書齋,夜晚是如此寧靜。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貓的喜愛和對它們生活的觀察。詩中的貓兒被描繪為情感豐富的動物,與人類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它們在牡丹架上溫暖地休息,享受春天的美好。薄荷香氣的描述使人感受到了寧靜和愉悅。詩人通過描述貓兒洗臉、自我叫名等行為,展現了它們的聰明和可愛之處。最后,詩人通過比喻溪魚不愿買貓兒,來表達貓兒在書齋中的平靜和安寧,暗示了詩人自己在書齋中得到的寧靜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貓兒的生活場景和情感特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貓兒的可愛和與主人的親密關系。這首詩展現了元代詩歌對自然生活的關注和對動物情感的贊美,給人一種寧靜、溫馨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