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 / 作者:劉因 |
臨流相喚百東坡。
君試舞,我當歌。
不樂欲如何。
看白發、今年漸多。
青天白日,斜風細雨,盡付一漁蓑。
天地作行窩。
把萬物、都名太和。
|
|
太常引解釋: 詩詞:《太常引·臨流相喚百東坡》
朝代:元代
作者:劉因
臨流相喚百東坡。
君試舞,我當歌。
不樂欲如何。
看白發、今年漸多。
青天白日,斜風細雨,盡付一漁蓑。
天地作行窩。
把萬物、都名太和。
中文譯文:
在江邊相互招呼著,百人名為東坡。
你試著跳舞,我唱歌。
若不快樂,又能如何。
看著白發,今年漸多了。
青天白日,斜風細雨,全都收入一頂漁夫的蓑衣。
天地就像一個漁民的巢穴。
將萬物,都稱為太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劉因所作,描繪了作者在江邊與朋友們的歡樂時光。詩中以"臨流相喚百東坡"開篇,展現了作者與許多朋友們在江邊聚會的景象。"君試舞,我當歌"表達了詩人與朋友們共同歡樂的情感,彼此間互相呼應,共同享受快樂。
然而,詩人在表達歡樂之余,透露出一絲憂傷。"不樂欲如何"一句表明了詩人內心的郁悶和不快,與外表的歡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白發、今年漸多"這句詩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年華的老去,暗示著詩人漸漸感受到歲月流轉帶來的滄桑和無奈。
接著,詩人以"青天白日,斜風細雨,盡付一漁蓑"一句,將青天、白日、斜風和細雨等景象融入到一頂漁夫的蓑衣之中,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強調了對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統一。
最后一句"天地作行窩,把萬物、都名太和",表達了詩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天地作行窩"意味著世界是一個龐大的家園,萬物互相依存,相互關聯。"太和"則是指和諧、統一的意義,將所有的事物都歸入太和的范疇中,凸顯了作者心中理想的世界。
整首詩詞以歡樂的場景開篇,逐漸轉化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最終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向往。描繪了詩人在歡樂和憂傷之間的復雜情感,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與感悟,寄托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