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 龜溪寄張小山 / 作者:張雨 |
問出山小草,誰與伴,五湖游。
便憶昔風光,桃花流水,杜若芳洲。
來時洞門無鎖,倩鶴群、長繞侍仙樓。
邂逅小山招隱,依然我輩清流。
春愁相戀住余不。
寒擁敝貂裘。
柰雨柳煙花,云帆溪鳥,都在簾鉤。
眼前自無俗物,動山心、嫌聽鹿呦呦。
猛把石闌干拍,賈胡知為誰留。
|
|
木蘭花慢 龜溪寄張小山解釋: 《木蘭花慢龜溪寄張小山》是元代張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問出山小草,誰與伴,
五湖游。
便憶昔風光,桃花流水,
杜若芳洲。
來時洞門無鎖,倩鶴群、長繞侍仙樓。
邂逅小山招隱,依然我輩清流。
春愁相戀住余不。
寒擁敝貂裘。
柰雨柳煙花,云帆溪鳥,
都在簾鉤。
眼前自無俗物,動山心、嫌聽鹿呦呦。
猛把石闌干拍,賈胡知為誰留。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山水之美、表達對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為主題。詩人以問小草的方式引出了對五湖游的思念,回憶起過去那風光明媚的時光,那時桃花盛開、溪水流淌、芳草如茵。詩人來到這里時,山門敞開,仙樓中的倩影隨處可見。在這里邂逅了一個隱士,他依然保持著清流的本色。然而,春天的憂愁卻讓詩人無法離去,他寒冷地裹著破舊的貂裘。雨中的柳絮、煙花以及溪邊的云帆和鳥兒都在簾鉤上飄舞。眼前的景象讓詩人心神蕩漾,他厭倦了俗世的喧囂,不再愿意聽到鹿的鳴叫聲。于是,他用力拍打著石欄桿,希望引起賈胡的注意,想知道他為了誰留下這片美景。
賞析:
《木蘭花慢龜溪寄張小山》以鮮明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山水的美麗和寧靜。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風景的懷念和對清凈生活的向往。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桃花、溪水、雨柳、煙花等,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撩撥。詩中的小山與隱士相呼應,體現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與共鳴。然而,詩人的心中卻仍然抱有一份春天的憂愁,這種矛盾的情感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深邃。通過石闌干的拍打,詩人試圖打破現實的束縛,追尋背后的真相和夢想。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清新的筆觸展現了詩人的情感體驗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