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秦娥 / 作者:倪瓚 |
參差玉。
笙砷暮起瑤臺曲。
瑤臺曲。
輕風香浸,夜涼肌粟。
黃云巧綴飛霞綠。
清吟未斷秋霖續。
秋霖續。
恐辜花意,倒尊中*。
|
|
憶秦娥解釋: 《憶秦娥·參差玉》是元代倪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參差的玉在夜幕中閃爍,
笙砷暮起奏響瑤臺曲。
瑤臺曲,
輕風吹拂下散發香氣,
夜晚的涼意使人起雞皮疙瘩。
黃云巧妙地點綴在飛霞之間,
悠揚的吟唱聲一直沒有停止,
秋雨不斷地落下來,
秋雨綿綿,
恐怕會使花兒的心意受到冷落,
倒在酒杯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往事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參差玉"描述了夜空中閃爍的星星,給人以美的感受。"笙砷暮起奏響瑤臺曲"描繪了笙簧樂器在夜晚奏出的悠揚音樂,瑤臺曲則代表了美好和高尚的藝術形式。"輕風香浸,夜涼肌粟"通過感官的描寫,表達了夜晚微風拂過的涼意。"黃云巧綴飛霞綠"描繪了秋天特有的云彩和色彩,增添了秋夜的美感。"清吟未斷秋霖續"表達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不斷追求的態度。最后兩句"恐辜花意,倒尊中*"隱喻了美好事物可能被忽視或遺忘,使人感到一絲惋惜。
整首詩詞以描繪秋夜的美景和表達內心情感為主題,通過音樂、色彩和感覺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優美、寂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意境。作者借助景物來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過去的回憶,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易被忽視或遺忘的擔憂。這首詩詞通過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引發了對美好事物的思考和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