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 承旨董公,壽登七秩,康寧好德,誠 / 作者:王惲 |
青瑣漢中郎。
滿袖長摧玉案香。
記得賦詩橫槊日,臨江。
氣壓風濤一葦航。
蓮炬晚分光。
諫疏回天豸有霜。
七十平頭從此數,稱觴。
滹水淵源
|
|
南鄉子 承旨董公,壽登七秩,康寧好德,誠解釋: 《南鄉子承旨董公,壽登七秩,康寧好德,誠》是元代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翠的漢中郎官。他滿袖珍貴的文房四寶,散發著香氣。我還記得他當年在橫槊日時所作的詩篇,當他臨江之際,胸懷豪情,仿佛一葦之舟承受著氣壓風濤。當蓮花形狀的燈火在黃昏中閃爍時,他的諫疏被送至天子那里,就像一只帶有霜露的豹子回歸山林。七十歲的他依然頭戴平巾,從此開始數著歲月,舉杯祝酒。滹水的淵源,深不可測。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年邁的官員董公,他身居要職,壽命長久,品德優良,深受人敬重。董公才思敏捷,寫過一首著名的詩作,并以詩文激勵自己在臨江之際勇往直前。他的上書奏疏傳達到天子那里,有如一只被霜露覆蓋的豹子回到山林。即使年過七旬,董公依然保持著樸素的儀容,享受酒宴,數算著自己的歲月。滹水的淵源象征著深厚而神秘的歷史背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位年邁官員的形象與品質。詩人運用了富有意境的詞語,如青瑣、珍貴的文房四寶、滿袖長摧、香氣等,將董公身上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董公臨江之際,抓住了自己的豪情壯志,用一葦之舟的形象形容自己迎接挑戰的勇氣。他的諫疏被比喻為帶有霜露的豹子,顯示出他對朝政的忠誠和決心。董公七十歲仍然保持著平頭,舉杯祝酒,表現出他對生命的樂觀態度和豪爽的個性。滹水的淵源象征著董公身世的底蘊深厚,也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歷史厚重感。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董公這一形象的高尚品質和堅定信念。同時,詩人王惲也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董公的敬佩之情,以及對忠誠、樂觀和豪爽品質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