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月婆羅門引 中秋夜 / 作者:王惲 |
柳邊*榭,倚蘭人共月孤高。
亂云脫壞崩濤。
一片廣寒宮殿,桂影數(shù)秋毫。
盡掀髯老子,露濕宮袍。
人生此朝。
能幾度、可憐宵。
況對清尊皓齒,舞袖織腰。
碧空如洗,拚一醉、河傾轉(zhuǎn)斗杓。
今夕樂、歸夢臨皋。
|
|
望月婆羅門引 中秋夜解釋: 《望月婆羅門引中秋夜》是元代王惲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邊*榭,倚蘭人共月孤高。
在柳樹邊的小亭子里,我和倚蘭的人共同仰望著孤高的月亮。
亂云脫壞崩濤。
烏云散去,崩濤聲漸漸平息。
一片廣寒宮殿,桂影數(shù)秋毫。
一片寬廣的廣寒宮殿,桂樹的影子倒映在秋天的霜毫之上。
盡掀髯老子,露濕宮袍。
盡情顫動著髯須,宮袍上沾滿了露水。
人生此朝。能幾度、可憐宵。
人生如此的清晨,能有幾次機(jī)會,多么可憐的夜晚。
況對清尊皓齒,舞袖織腰。
何況和清瓷酒杯、皓齒美人相對,她舞動著袖子,織成了一條細(xì)腰。
碧空如洗,拚一醉、河傾轉(zhuǎn)斗杓。
碧空如洗,我豪飲一杯,仿佛河水傾斗杓般暢快。
今夕樂、歸夢臨皋。
今夜的歡樂,如同歸夢一般降臨到臨皋。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秋夜的美景和人們的歡樂心情。作者用豐富的意象和形象語言,表達(dá)了對月亮的仰望、對夜晚的懷念以及對人生短暫而珍貴的感慨。詩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柳邊的小亭、烏云散去的景象,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如舞動袖子的美人。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巧妙的運(yùn)用意象,詩詞展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時刻的珍視和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整首詩詞以中秋夜的歡樂氛圍為背景,表達(dá)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感慨,使讀者在賞誦中體味到了中秋節(jié)的浪漫和神秘氣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