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 / 作者:王惲 |
南衙,予始相識。
時初夏桐陰滿庭,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鳳麟飛走。
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傾蓋,滿院桐陰清書。
鬢華思此際、渾依舊。
云夢心胸,文章山斗。
好個經綸玉堂手。
婆娑桂影,涼人露盤仙酎。
一杯先領取、喬松壽。
|
|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解釋: 《感皇恩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是元代詩人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南衙為背景,表達了對友誼和人生的感慨和贊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衙,我與你初次相識。
時值初夏,桐樹的陰影籠罩著庭院,
有南衙清書之句,只有少數幾日有幸在竹林中游蕩,
鳳凰和麒麟飛翔。這片江山最為英秀。
南衙傾斜的屋頂,滿院桐樹的清涼陰影,
我的發絲雖然略顯斑白,但感嘆之情依然如故。
云夢的胸懷,充滿了才華和壯志。
多么美好的經綸玉堂之手啊。
桂樹的影子婆娑搖曳,為涼爽的人們奉上了仙酎。
我先領一杯,祝賀喬松長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南衙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深深感慨和贊美。南衙是朝廷的機關,象征著權力和榮耀。詩人借用南衙的意象,表達了與友人的相識之情,以及友情的珍貴和令人向往的人生境界。
詩中的桐樹和竹林,以及鳳凰和麒麟的形象,都是充滿詩意的意象。桐樹代表著高潔和堅韌,而竹林則象征著清幽和獨立。鳳凰和麒麟則代表著吉祥和神奇。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展現了江山的壯麗和友誼的美好,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價值的贊美和追求。
詩詞中還出現了經綸玉堂、桂樹和仙酎等描寫,這些都是象征著文化和享受的元素。經綸玉堂代表著才華和聰明,桂樹的影子則給人帶來清涼和寧靜,仙酎則象征著人們的歡樂和快樂。這些描寫豐富了詩詞的意境,使讀者更加感受到詩人對友情和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南衙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熱愛和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美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友情的珍貴、人生的美好和詩人對理想和追求的執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