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 / 作者:王惲 |
記誤)且憶馬賓王來事可為云語,因感而賦此,以見其志云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
對草草杯盤,昏昏燈火,客里京師。
比量舊年心事,笑蹉跎、書劍向來非。
誰著朱衣白蘭,春風三拜龍墀。
山妻稚子竟何為。
溫飽汝嘻嘻。
悵故國丘山,蒼煙喬木,卿月空輝。
葵心要須傾日,道等閑、休遣鏡鸞知。
自信蒼顏如鐵,不堪雙鬢如絲。
|
|
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解釋: 《木蘭花慢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是元代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起馬賓王的事跡,仿佛云中的言語,因為感慨而寫下這首詩,以表達他那淡泊的志向。燈下的室內,庭院里暗影漸深,初次宴請,夜晚的寒冷使人凄涼。對著匆忙準備的酒杯和碟盤,昏暗的燈火,客人們在京城中的宅邸中。比較思量著往年的心事,笑嘆時光的虛度,刀劍之間的奮斗并非易事。誰能穿著朱色的官袍,以及白色的蘭花,迎著春風向龍庭行三拜。山中的妻子和幼子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你們已經得到了溫飽,哈哈笑著。懷念著故國的丘山,蒼煙和高大的樹木,你們的身影在明亮的月光下若隱若現。像向日葵花心一樣需要朝陽的滋潤,道路是平淡的,不要讓鏡子中的仙鸞知道。自信地面對蒼老的容顏,無法忍受雙鬢如絲的變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往事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中以京城的除夜為背景,通過與兒子孺的對話,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反思和對家庭的思念之情。作者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境遇和心境,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以及對家庭幸福的渴望。詩中還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以及面對時光流逝和外在變化時的堅定和自信。
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家國的眷念。它將個人的經歷與大時代相結合,通過對家庭和社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幸福和國家困境的關注。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淡泊從容、堅定自信的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王惲作為元代文人的風采,同時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義,使讀者能夠在其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引發對生活、家庭和社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