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引 壽李靖伯母 / 作者:王惲 |
香靜堂萱燕處溫。
一家柔*被鄉鄰。
三牲奉養真純孝,八十康寧是福人。
*菊晚,嶺梅春。
豐容林下舊精神。
婺光不動云衢爛,供佛床頭景氣
|
|
鷓鴣引 壽李靖伯母解釋: 《鷓鴣引壽李靖伯母》是元代王惲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香靜的堂萱燕之處,溫暖宜人。
一家柔軟的被子被鄉鄰所羨慕。
孝敬祖先的三牲真摯無假,八十高壽是福氣的象征。
菊花盛開晚秋時,嶺梅迎來春天。
容顏依舊,精神煥發在林間。
婺源的光景靜謐美好,街道上供奉佛像的景象繁榮富庶。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李靖伯母壽誕的場景,展現了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堂萱燕的芳香和溫暖的氣氛為慶祝增添了愉悅。被子柔軟舒適,引起了鄉鄰的羨慕。作者表達了對李靖伯母真摯孝敬的贊美,祝福她八十高壽,壽比南山。菊花晚秋盛開,嶺梅迎春,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循環。李靖伯母容顏依舊,精神矍鑠,充滿活力。婺源的景色優美寧靜,佛像供奉繁榮興旺,象征著家庭的幸福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以溫馨和家庭為主題,展現了人們對長輩的孝敬和祝福。通過描繪堂萱燕、柔軟的被子和供奉的三牲,詩人表達了家庭的溫暖和睦。八十高壽的祝福彰顯了對長壽和幸福的向往。詩人以花卉的盛開和精神的煥發,表達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婺源的景色和佛像的供奉象征了家庭的繁榮和祥和。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繪和深情的贊美,展示了家庭的幸福和美滿,向讀者傳遞了溫暖和希望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