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奠子 都城七夕 / 作者:王惲 |
渺新秋節物,客思天涯。
巖桂重,碧云賒。
煙華縈紫禁,心事夢長沙。
青銅里,人未老,鬢先華。
*簾望月,得巧誰家。
兒女輩,語空*。
露翻梧葉重,河映綺樓斜。
傾云液,歌金縷,岸烏紗。
|
|
三奠子 都城七夕解釋: 《三奠子都城七夕》是元代詩人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渺新秋節物,客思天涯。
秋天的節物渺茫,作客他鄉思念故鄉。
巖桂重,碧云賒。
山巖上的桂花香氣濃郁,碧云像漲潮一樣。
煙華縈紫禁,心事夢長沙。
迷霧籠罩著紫禁城,心事在長沙的夢里長久揮散不去。
青銅里,人未老,鬢先華。
在青銅鏡中,人未老,發鬢已盡顯風華。
*簾望月,得巧誰家。
透過簾子望月,偶然得到的巧合,屬于誰家的幸運。
兒女輩,語空*。
子女一代,言語空虛*。
露翻梧葉重,河映綺樓斜。
露水翻涌,使梧桐樹葉沉重,河水倒映著傾斜的綺樓。
傾云液,歌金縷,岸烏紗。
傾倒的云彩像酒液一般,歌唱著金線的美好,河岸上的烏紗遙遙可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物和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展現了王惲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流轉的思考。他以獨特的意象和抒情的筆法,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內心感受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凄美的詩意。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身處異鄉,懷念故土的美好與親人的深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物,如重香的巖桂、漲潮般的碧云、傾倒的云彩等,詩人巧妙地借景抒懷,表達了對故土的深情厚意。
此外,詩中還以青銅鏡為喻,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人通過青銅鏡中的自己,暗示了人在歲月流轉中的老去,但內心的風華卻不會褪色。這種對人生的思考使詩詞更富有哲理和深度。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情的抒發,展示了王惲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詩意凄美而深遠,讀者可通過品味其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到對故鄉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