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壽雪齊 / 作者:王惲 |
高齋際晴雪,萬象入遐觀。
文章在公余事,聞望到歐韓。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發源伊洛,百折障狂瀾。
歌詠武公志,儆折過銘盤。
濟時心,調鼎手,未容閑。
重看印窠,垂錦花底壓千官。
風說梅梢春信,一夜蠟痕香滿,光動壽杯寬。
勸業鼎鐘上,留待百年看。
|
|
水調歌頭 壽雪齊解釋: 《水調歌頭壽雪齊》是元代王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齋迎來晴朗的雪,天地間的萬象盡收眼底。閑暇之余閱讀公務文件,聽聞歐洲和韓國的消息。千古以來,洙泗江河微不可見,伊洛河發源浩浩蕩蕩,百重障礙阻擋著洶涌的浪潮。歌頌武王的志向,警示后人過往的銘記。我努力治理時局,調和紛爭,毫無閑暇。再次細看印章的痕跡,錦花壓在官方文書之下。風傳梅樹枝頭傳遞著春天的信息,一夜間留下的蠟痕香氣,使壽杯閃耀光輝。鼎力推動事業的鐘聲敲響,留待百年后的人們回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壽雪為背景,描繪了高齋中一位文人對時局的關注和思考。詩中以高齋際晴雪為起點,表達了作者對天地間萬象的宏大視野和卓越洞察力。接著,作者提及自己在公務繁忙之余對歐洲和韓國消息的關注,顯示了他對國際局勢的關心和開闊的視野。
詩中提到了洙泗、伊洛等江河,用以象征千古以來歷史變遷中微不可見的巨大力量和浩瀚的河流,暗示了時局的復雜和紛爭。
接下來,詩中歌頌了武公的志向,警示后人要牢記歷史的教訓。作者表達了自己努力治理時局、調和紛爭的決心和責任感。他強調自己沒有閑暇,努力工作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細看印章的痕跡,錦花壓在官方文書之下,暗示了他對文化藝術的關注和追求。詩中提到的梅樹枝頭傳遞春天的信息和蠟痕香氣的描繪,突顯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贊美。
最后,詩中出現的鼎鐘和壽杯象征著推動事業的力量和祝福,留待百年后人的回顧。整首詩以壽雪為背景,通過描繪時局和個人追求的交織,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詞在表達時局關切和個人追求之間取得了平衡,既有宏大的視野和對歷史的思考,又有對美好事物和文化藝術的贊美,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和個人的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