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雜興 其一 / 作者:王冕 |
去城懸九里,夾地出雙溪。
傍水編茅屋,移花近藥畦。
長年無客到,終日有猿啼。
利路何須問,閑身盡可棲。
|
|
山中雜興 其一解釋: 《山中雜興其一》是元代詩人王冕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山中一處幽靜的居所,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然寧靜和閑適生活的情懷。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雜興其一
去城懸九里,夾地出雙溪。
傍水編茅屋,移花近藥畦。
長年無客到,終日有猿啼。
利路何須問,閑身盡可棲。
詩詞中文譯文:
離開城池,崖上懸掛九里,
兩山夾地,雙溪從其中流淌。
靠水邊編織茅草屋,移花接近藥園。
多年來無人造訪,整天聽見猿猴啼叫。
何必問及通往繁華之路,我閑適的身心盡可棲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山中居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向往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離開了繁華喧囂的城市,來到了山中,距離城池已有九里之遙。這里有兩座山峰夾持著一片地,雙溪從其中流淌而過,形成了一幅幽靜的景象。
詩人在這片山水之間搭建了一座茅草屋,屋旁靠近水邊,花草從四周拂面而來,仿佛移花一樣,使得居所更加靠近藥園,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然而,這個居所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沒有客人前來拜訪。詩人整天只能聽到猿猴的啼叫聲,生活的寂寞和孤單感彌漫其中。但是詩人并不感到苦悶,他認為何必去追問通往繁華之路的利益,他選擇了一種寧靜、安逸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心得到舒展和安頓。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元代士人對山水自然環(huán)境的向往和追求心靈的寧靜。通過對山中居所的描繪和對生活態(tài)度的表達,詩人呈現了一種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平靜的生活理念,讓讀者在喧囂紛擾的塵世中尋求寧靜和自我滋養(y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