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二 / 作者:王冕 |
白露下亭皋,綠葉颯已槁。
弱質不自貴,卻怨秋風早。
□□征雁鳴,游子在遠道。
如何鹿皮翁,忘言對芳草。
|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二解釋: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其二》是元代詩人王冕所作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白露時節,亭皋中的綠葉已經凋謝。作者以自謙的態度表達了對自身的看法,他認為自己品質平庸,不自居高貴,卻抱怨秋風來得太早。詩中還描繪了遠方傳來征雁的呼聲,讓游子在遠方的旅途中感受到離鄉之苦。最后,作者以鹿皮翁的形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遺忘。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元代詩人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露下亭皋,
綠葉颯已槁。
弱質不自貴,
卻怨秋風早。
白露時節,亭皋中的綠葉已經凋謝。這里的亭皋指的是田園之地,綠葉的凋謝象征著季節的更迭,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人在這種自然景象的映襯下,表達了自己謙遜的態度。他認為自己的品質平庸,不自居高貴,卻抱怨秋風來得太早。這里的秋風象征著變遷和離別,作者或許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未曾實現自己的心愿。
□□征雁鳴,
游子在遠道。
如何鹿皮翁,
忘言對芳草。
遠方傳來征雁的呼聲,讓游子在遠方的旅途中感受到離鄉之苦。這里的征雁象征著離別和思鄉之情,通過鳴叫聲的傳達,讓人產生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游子表示了離家漂泊的人,他們在異鄉的旅途中追尋自己的理想和歸宿。在這樣的境況下,詩人以鹿皮翁的形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遺忘。鹿皮翁是一個寓言中的形象,它代表了忘卻過去的人,對美好事物不再珍視和回憶。這種遺忘可能是詩人對自己遭遇的一種反思,也可能是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以及對離鄉和遺忘的思考。在寥寥數語中,詩人以自謙的態度和深沉的思考,勾勒出一個個富有意境和情感的畫面,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