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后日 / 作者:王冕 |
旅游忽過清明節,百感中來與愿違。
楊柳亭臺春寂寂,杏花村落雨霏霏。
青山對面人何在?白發倚門身未歸。
薄暮登高重惆悵,豈因蕭颯故山薇?
|
|
清明后日解釋: 《清明后日》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節過后的日子,我突然想起了旅游,但卻與我的愿望背道而馳。楊柳亭臺春天靜悄悄,杏花村落雨紛紛。對面的青山,人在何處?我白發蒼蒼地倚在門前,身影卻未歸來。黃昏時登上高處,心中充滿了憂傷,難道是因為這座荒涼的山野,讓我感到凄涼?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清明節后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詩中的楊柳亭臺和杏花村落,以及青山和白發倚門的形象,都展現了一種寂寥和無奈的氛圍。詩人在旅游時,本希望能夠歡愉地度過清明節,但現實卻與他的愿望背道而馳,使他感到失望和迷茫。最后,詩人登上高處,眺望著遠方的山野,心中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這或許是因為他感受到了山野的荒涼和寂寥,使他產生了對生活的疑問和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通過描繪清明節后的景象,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思考的感覺,引發讀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