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獼猴 / 作者:王冕 |
獼猴本獸屬,野性殊不常。
俄然脫穢垢,冠蓋儒衣冠。
斂丑著面具,向人舞郭郎。
跳踉媚小兒,寸得梨棗嘗。
假彼草木味,換此蟣虱腸。
終然匪我類,教養(yǎng)徒自傷。
不如奪衣巾,棄置山野傍。
|
|
獼猴解釋: 《獼猴》是元代王冕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獼猴的形象和行為,并通過對比表達了人與獸的差異。
獼猴本屬于野獸,具有野性和狡猾的特點。然而,它突然脫去身上的污垢,戴上儒衣冠,隱藏了丑陋的面目,向人們表演舞蹈。它跳躍媚笑,討好小孩子,得到了一些梨子和棗子的獎賞。它假裝品嘗草木的味道,卻用虱蟣的腸子來交換。最終,它并非與我類似,只是自己受到了傷害。與其如此,不如奪取它的衣巾,將它拋棄在山野旁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獼猴的行為,暗喻了人世間的虛偽和欺騙。獼猴的行為象征了那些表面上裝扮得體,卻內(nèi)心陰險狡詐的人。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這種偽裝的不屑和厭惡之情。他認為這種偽裝不如坦誠真實,寧愿選擇放棄虛偽的世俗權(quán)利,回歸自然的山野。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王冕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真實自然的向往。它提醒人們要保持真實和純粹,不要被虛偽的外表所迷惑,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和真實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