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夏迪雙松圖 / 作者:王冕 |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盡處看青松。
中有兩樹如飛龍,正與夏迪畫者同。
夏迪畫松得松趣,個個乃是廊廟具。
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猶能吐煙霧。
蒼髯獵獵如有聲,鐵甲半掩苔花青。
六月七月炎火生,對此似覺形神清。
丈人兀坐誠有道,豈比商山采芝皓?有琴屏卻不須彈,而今世上知音少。
|
|
題夏迪雙松圖解釋: 《題夏迪雙松圖》是元代王冕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曾經登上五老峰,白云盡頭觀賞青松。其中有兩棵樹猶如飛龍,正與夏迪畫者同在。夏迪畫松樹得到了松樹的靈氣,每一棵都是廊廟的珍寶。它們堅固不僅能抵御嚴寒的雪霜,而且即使傾斜也能吐出煙霧。蒼髯飄動仿佛有聲音,鐵甲半遮掩著青苔花。六月七月炎熱的火焰升騰,對此我仿佛感到身心清爽。丈人(指夏迪)坐在那里,真的有著高尚的品德,難道不比商山采摘的皓白芝草更加出色嗎?有琴屏卻不需要彈奏,而現在世上知音卻很少。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上五老峰,欣賞夏迪所畫的雙松圖的情景。詩人贊美了夏迪畫松的技藝,將松樹描繪得栩栩如生,充滿生氣。他用形容詞和比喻來形容松樹的特點,如堅固、吐煙霧、蒼髯飄動等,以展現松樹的獨特之美。詩人還通過對夏迪的贊美,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敬佩。最后,他提到自己有琴屏,但卻很少有人能欣賞到他的音樂才華,暗示了自己在世俗中的孤獨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松樹的形象和夏迪的畫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藝術的贊美之情。同時,通過對自身的反思,詩人也表達了對理想境界和真正知音的渴望。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