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次韻答太虛 / 作者:王冕 |
江湖漂泊久,發白不知年。
世遠人何在?天空月自圓。
山河清有影,草木凈無煙。
誰恤蒼生苦?移憂到酒邊。
|
|
中秋次韻答太虛解釋: 《中秋次韻答太虛》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次韻答太虛
江湖漂泊久,發白不知年。
長期在江湖漂泊,歲月已經使我白發蒼蒼,不知道自己的年齡。
世遠人何在?天空月自圓。
世界遙遠,人們在何處?只有天空中的明月自圓自滿。
山河清有影,草木凈無煙。
山河清澈,有倒影可見;草木幽靜,沒有煙塵擾亂。
誰恤蒼生苦?移憂到酒邊。
誰會關心蒼生的痛苦?我將憂愁轉移到酒杯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冕在江湖漂泊中的孤獨和無奈之情。他感嘆自己在江湖中漂泊已久,歲月的流逝使他的頭發變白,卻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他覺得世界遙遠,人們似乎離他很遠,只有天空中的明月自圓自滿,與他形成了某種共鳴。
詩中描繪了山河清澈,有倒影可見,草木幽靜,沒有煙塵擾亂的景象,這與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追求清凈的心境相呼應。他感嘆誰會關心蒼生的痛苦,于是他將自己的憂愁轉移到酒杯邊,尋求一種短暫的寬慰。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湖漂泊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世事的無奈。同時,通過對山河清澈和草木幽靜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清凈和寧靜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