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 / 作者:白樸 |
賈按察司時。
丁鈔本題下注云廬號疏齋。
繡衣攬轡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
世事無端,惱人方寸,十常八九。
對霜松露菊,荒涼三徑,等閑又、登高后。
問訊宣城太守,幾裁詩、畫堂清晝。
山長水闊,思君不見,踟躕搔首。
卻羨行云,暫留還去,無心出岫。
笑窮途歲晚,江頭送客,唱青青柳。
|
|
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解釋: 詩詞:《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
賈按察司時。丁鈔本題下注云廬號疏齋。
繡衣攬轡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
世事無端,惱人方寸,十常八九。
對霜松露菊,荒涼三徑,等閑又、登高后。
問訊宣城太守,幾裁詩、畫堂清晝。
山長水闊,思君不見,踟躕搔首。
卻羨行云,暫留還去,無心出岫。
笑窮途歲晚,江頭送客,唱青青柳。
中文譯文:
在賈按察司任職時,丁鈔本贈詩題為云廬疏齋。
穿著繡衣,攬住韁繩,向西行去,心中激蕩,問知己是否明白。
江山的美景,讓人難以離別,舉起酒杯告別。
世事無常,操心之事占據心頭,常常如此。
對著霜、松、露、菊,荒涼的小徑,不經意地再次登上高處。
詢問宣城太守,幾度修整過的詩文和畫作在白晝的書房。
山長水闊,思念的人未曾相見,徘徊不定,抓頭發煩惱。
卻羨慕行云,暫時停留又離去,無意識地出岫。
笑著度過窮途歲月晚年,送客在江邊,唱起清脆的柳樹之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白樸創作的,題目為《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詩的背景是賈按察司時期,丁鈔在題下注明了自己的號號為云廬疏齋。
詩人以敘述自己送別張大經御史為主線,表達了對江山美景的留戀,以及對世事無常和人生煩惱的感慨。詩中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念和無奈之情。
首兩句描述了詩人穿著繡衣,攬住韁繩,向西行去,表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接著詩人通過“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景色的留戀之情,也暗示了離別的傷感。
下文中,詩人表達了對世事無常和人生煩惱的感慨,以“世事無端,惱人方寸,十常八九”來揭示人世間的無常變化和煩惱之事常常存在。而對霜、松、露、菊以及荒涼的小徑、登高等描寫,則進一步加強了離別的情緒。
接下來,詩人問候了宣城太守,并表示自己的詩文和畫作經過多次修整,以展示清雅的風格。山長、水闊的描寫表現了詩人思念的人未曾相見,徘徊不定,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最后幾句以一種豁達的心態結束了整首詩,詩人笑著度過窮途歲月晚年,送別客人在江邊,唱起清脆的柳樹之歌。這種豁達的態度暗示了詩人對生命的理解和接受,他對世事變遷和離別的痛苦具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態度。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江山美景、世事無常和人生煩惱,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對離別的傷感和對生命的豁達態度。詩歌運用了清麗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