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臺 / 作者:李廌 |
釣國固有術,直鉤寧漫勞。
吾常鄙龍伯,豈復羨琴高。
濯足風波地,游心虎豹韜。
誰云無是子,天下自囂囂。
|
|
釣臺解釋: 《釣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釣國固有術,直鉤寧漫勞。
吾常鄙龍伯,豈復羨琴高。
濯足風波地,游心虎豹韜。
誰云無是子,天下自囂囂。
中文譯文:
釣國有固定的技巧,用直鉤更不需費力。
我常常鄙視那些以釣魚為業的人,又怎能羨慕彈琴的高人呢?
洗滌腳步于波濤之地,自由游走于虎豹之間。
誰說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天下自會喧囂不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于生活態度的思考和反思。通過釣魚與彈琴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于世俗功名和名利的鄙視,以及對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認為,那些從事釣魚的人雖然被認為是庸碌無為之輩,但他們卻能夠在自然環境中盡情放松與享受,而不被功名利祿所困擾。相比之下,彈琴的高人雖然技藝高超,但卻可能沉迷于名利之中,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悟。通過釣魚與彈琴的對比,詩人展現了對于人生態度的選擇和價值觀的思考。他認為真正的自由和快樂并非來自于功名利祿的追逐,而是源于內心的寧靜與自在。詩人通過描繪洗滌腳步于波濤之地、游走于虎豹之間的景象,表達了他對于自然與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誰云無是子,天下自囂囂”,則表明詩人對于那些被世俗噪音所左右的人們持有一種戲謔的態度,認為世間并非沒有真才實學之人,只是他們在嘈雜的世界中被忽略或被掩蓋。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于自由、寧靜和真實生活的追求,以及對于功名利祿的批判。它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俗、追求內心自由與人生真諦的精神境界,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啟發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