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 / 作者:李廌 |
疇昔始龍館,能聲到海隅。
兆民方菜色,境政獨蒲廬。
尚賴德彌郡,安知今也無。
猶聞江左郡,荒政徯來蘇。
|
|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解釋: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是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疇昔始龍館,能聲到海隅。
兆民方菜色,境政獨蒲廬。
尚賴德彌郡,安知今也無。
猶聞江左郡,荒政徯來蘇。
詩意: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官場腐敗的批評。詩中提到了光祿朱卿,光祿官是古代官員中的一種職位,朱卿指的是朱衣官,表明作者本身是一位官員。詩詞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目睹的現象,表達了對社會政治局勢的失望和對官場腐敗的憤懣之情。
賞析: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通過詩詞的形式,以自傳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官場腐敗的批評。詩詞中的"始龍館"、"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獨蒲廬"等詞語,描繪了官場中的腐敗現象,以及對百姓生活的不負責任態度。作者認為這些問題是由于統治者的德行不佳和荒廢政務所致。作者對此深感痛心,希望能夠有人能夠振興江左郡(指南方的地方)的荒政,使百姓能夠得到改善。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對時局的批評,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的關注和對改革的期望。通過揭示官場腐敗和對百姓生活不負責任的現象,作者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這一問題,并期望有人能夠改變這種狀況,使社會得到改善。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關切和對改革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