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蜀公挽詩 / 作者:李廌 |
重望晉隨會,清明越大夫。
忘身安社稷,寄傲老江湖。
黼冕固已遠,黃金猶可模。
旌賢宜異數,愿上孝宣圖。
|
|
范蜀公挽詩解釋: 《范蜀公挽詩》是宋代李廌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豪放激昂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個人的忠誠與追求,展現了他的志向和豪情壯志。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重望晉隨會,清明越大夫。
忘身安社稷,寄傲老江湖。
黼冕固已遠,黃金猶可模。
旌賢宜異數,愿上孝宣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范蜀公為挽歌的對象,描述了作者對范蜀公的景仰和贊頌。詩詞開頭表達了對范蜀公的追憶和懷念之情,將范蜀公放在了晉隨會上,使得他的形象更加崇高和悠遠。接著,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范蜀公忘我為國的精神的敬佩,他將范蜀公的忠誠和奉獻比喻為越國的大夫在清明時節祭祀祖先一樣,表達了對范蜀公高尚品德的崇敬。
詩詞接下來表達了作者對范蜀公的贊美和祝愿。他將范蜀公的忘我奉獻與自己寄托于江湖的傲游之情相并置,以此突出范蜀公的高尚品質和自己對他的景仰。作者認為范蜀公身居高位,卻能忘卻個人私利,安身社稷,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著,詩詞通過黼冕(古代官員冠帽的一種)和黃金的對比,表達了范蜀公高貴的品質。黼冕作為官員的標志,已經遠離了現實,而黃金雖然也具有珍貴的價值,但相比之下卻顯得平凡可模仿。這種對范蜀公高尚品德的贊美,強調了他在作者心中的卓越地位。
最后,詩詞表達了對范蜀公的崇拜,并希望有更多的賢能之士能夠受到尊重和重用,愿意將自己的心愿上呈于孝宣皇帝的圖書之上,以期望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范蜀公高尚品德和忠誠奉獻精神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景仰和敬佩,同時也借此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和對社會進步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