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元勛不伐侍親之官泉南八首 / 作者:李廌 |
粵藤玉板澤於脂,歙婺隃糜理勝犀。
歸日錦囊詩幾許,七閩當有數千題。
|
|
送元勛不伐侍親之官泉南八首解釋: 《送元勛不伐侍親之官泉南八首》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元勛前往泉南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元勛的贊美和祝福,并展示了對文學才華的期待和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走元勛,他并沒有夸耀自己的功績。
從廣東帶來的珍貴的竹帛,如同玉一般光滑。
山西、安徽、湖南和江西的人才都在一起,像琳瑯滿目的寶石。
回來時,他會帶著滿滿的錦囊,里面藏著他寫的幾首詩。
他將會有許多題詩,不僅有七個閩人,還會有數千人。
這首詩詞運用了精巧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元勛送行的細節描寫,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贊美。首先,作者用粵藤和玉板來形容元勛所帶的竹帛,形容其珍貴且光滑,暗示了元勛的高貴和優雅。接著,作者列舉了來自山西、安徽、湖南和江西等地的人才齊聚一堂,象征著元勛所擁有的卓越才華和各地的贊揚。然后,作者提到元勛回來時會帶著滿滿的錦囊,里面裝著他寫的幾首詩,預示著元勛在文學上的成就和才華。最后,作者指出不僅有七個閩人,還有數千人會為元勛題詩,表達了對他影響力的贊嘆和預期。
整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通過對元勛所帶竹帛、才華和影響力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元勛的敬佩和祝福。同時,通過對元勛回來時帶著的詩文的描寫,抒發了對文學創作的向往和對才華的贊美。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對元勛的敬佩之情,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