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嘯臺 / 作者:李廌 |
步兵游方外,棄禮真太簡。
過差生杯酒,況復能白眼。
蘇門鸞鳳音,戲技猶赧赧。
當知愧孫登,不獨嵇中散。
|
|
嘯臺解釋: 《嘯臺》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自身的經歷和感悟,表達了對傳統禮制的批判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步兵游方外,
棄禮真太簡。
過差生杯酒,
況復能白眼。
蘇門鸞鳳音,
戲技猶赧赧。
當知愧孫登,
不獨嵇中散。
詩意和賞析:
《嘯臺》通過描繪一個步兵離開封建禮制的場景,抒發了詩人對束縛自由的傳統禮節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向往之情。詩人以自己個人的經歷和身世,借以批判當時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偏見。
詩中的"步兵"象征著平民百姓,"游方外"則表示離開傳統禮制的束縛。"棄禮真太簡"表達了詩人對傳統禮節的輕視,認為其過于繁瑣而缺乏真實性。"過差生杯酒"表明詩人超越了等級差異,與人們平等地共飲,不受禮節限制。"況復能白眼"則表達了詩人對傳統禮制的冷漠和不屑一顧。
接下來的兩句詩中,"蘇門鸞鳳音"指的是文人雅士的聲音和才藝,"戲技猶赧赧"則揭示了這些才子們在社會中的尷尬和局促。詩人通過這兩句表達了自己對文人雅士們的思考和警示,暗示他們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最后兩句詩中,"愧孫登"和"嵇中散"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文人,詩人通過提到他們,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欽佩和敬意。也是在暗示其他文人應該效法他們的堅持和不屈。
整首詩詞通過對傳統禮制的批判、對自由的追求和對文人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以及對個人自由和人性真實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