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 作者:李廌 |
漆開辭未信,顏回恃有回。
為貧仕何媿,得已非自賢。
破褐坐窮閻,聲華飛日邊。
苦節勿匏瓜,仲尼任蒼天。
|
|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解釋: 這首詩詞《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漆開辭未信,顏回恃有回。
詩中描繪了一個漆門初開的場景,暗喻求學之門初開,但信心尚未確立。顏回是顏回和顏回的回頭是岸,自信地回頭尋找自己的依靠。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學問的虔誠和對于自己能夠有所成就的期望。
為貧仕何媿,得已非自賢。
詩人自問:作為一個貧窮的士人,有什么好羞愧的呢?取得一些成就并不是靠自己的天賦才智,而是通過努力和機遇。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境遇的坦然接受和對于命運的理解。
破褐坐窮閻,聲華飛日邊。
詩人形容自己衣襤褸,坐在貧窮的官員職位上。聲華指的是聲望和才華,飛日邊表示才華出眾,高飛遠揚。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雖然境遇不佳,但才華依然可貴的自豪和自信。
苦節勿匏瓜,仲尼任蒼天。
詩人勸人不要像葫蘆一樣只顧追求享樂,而忽略了苦中求道的過程。仲尼指的是孔子,他對于蒼天的安排和命運都抱有坦然接受的態度。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們應當秉持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對于宿命的認同。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求學之路的堅定與虔誠,他不以貧窮為恥,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可以獲得成就。他以自己的境遇為傲,對于才華的光輝和命運的安排都抱有一種坦然的態度。詩中融入了儒家思想,強調了努力和節操對于人生的重要性,并倡導追求道德與人生境遇的平衡。整首詩意深遠,既抒發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生價值觀,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