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朝散挽詩二首 / 作者:李廌 |
金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與水云期。
太沖早擅三都賦,叔度難量萬頃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駒過隙事堪悲。
南園從此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
|
|
呂朝散挽詩二首解釋: 《呂朝散挽詩二首》是李廌在宋代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金馬玉堂高步宜,
中年遂與水云期。
太沖早擅三都賦,
叔度難量萬頃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
白駒過隙事堪悲。
南園從此無行跡,
老檜高松知未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李廌的人生階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以金馬玉堂、水云期等形象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中年時光的美好和如詩如畫的境界。太沖、叔度等人物名字則代表了文學才華和學識淵博。然而,時間的流逝讓人不禁感到惋惜和悲傷,揭示了人生短暫和歲月無情的主題。最后,作者提到南園的行跡已逝,老檜高松的知者已不可得知,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事的變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的感慨。金馬玉堂、水云期等形象的描繪,營造出一幅優美的畫面,表達了中年時光的美好和境界的高遠。太沖、叔度的提及則突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學識。然而,詩中的夜壑藏舟、白駒過隙等意象,以及最后的南園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傳遞了對時光流逝的憂傷和對生命短暫的領悟。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深沉而留韻的感受。
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人生感悟,也觸及了人們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共同體驗。它提醒人們珍惜當下,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并在短暫的人生中追求內心的高遠和境界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