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嘆 / 作者:李廌 |
此身常恐竟無成,憂患頻更已不驚。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時何意主文盟。
耽經謾有春秋癖,閉戶猶防月旦評。
獨對秋風嘆華發,暮云蕭瑟歲崢嶸。
|
|
老嘆解釋: 《老嘆》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常常擔心自己將一事無成,
憂慮頻繁,但已經不再驚慌。
即使只能在下流社交中供應酒宴,
將來還能在何時擔當文學盟主呢?
我迷戀書本,卻有過度追求古代歷史的癖好,
閉門謝客,仍然害怕新月時光的批評。
獨自面對秋風,嘆息時光的流逝,
傍晚的云彩蒼涼,歲月已然蒼老。
詩意:
《老嘆》描繪了一個中年人的心境,表達了對自己過去和未來的擔憂與焦慮。詩人意識到自己的現狀和處境,對成就和前途產生了疑慮和無奈。他曾經有過追求,但現實的壓力和社交的限制使他感到束縛和沮喪。他沉迷于經典著作,卻因對古代歷史的迷戀而被時光所困擾。他逐漸變得封閉和孤獨,害怕外界的評判和批評。最后,他獨自面對秋風,感嘆時光的逝去,感覺歲月已經蒼老,生命的崢嶸漸漸消逝。
賞析:
《老嘆》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焦慮和憂慮,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壓力。詩人通過對自己的思考和感嘆,表達了對個人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考。他對過去的追求和未來的迷茫,以及對社會評價的擔憂,都體現了一個普通士人的心聲。詩詞運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繪,如秋風、云彩,增加了詩意的深度和意境的張力。整首詩以憂愁、沉郁的情緒為主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中年士人在社會和內心的壓力下所感受到的孤獨和無奈。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宋代士人的心境和生活狀態,從中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和人情的滄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