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城 / 作者:李廌 |
岸走舟安穩,逍遙若步虛。
晴煙迷白鷺,春水見浮魚。
桑樹連坡種,人家夾水居。
年豐村舍好,稚子學詩書。
|
|
出城解釋: 《出城》是宋代詩人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城市,沿著岸邊行船穩定,
自由自在,如同行走在虛幻之中。
晴朗的煙霧迷失了白鷺的身影,
春水中浮動的魚兒顯現出來。
桑樹連綿著山坡,人們住在水的旁邊,
豐收年景下的鄉村住宅宜人,
稚子學習詩書,渴望著知識的滋養。
詩意:
《出城》描繪了一個離開城市進入自然鄉村的場景。詩中通過描述船行的安穩和自由感,展現了舒適自在的心境。作者以春水中的魚兒和迷失在煙霧中的白鷺來強調自然界的美妙景色。詩人通過描繪連綿的桑樹和人們依水而居的鄉村畫面,表達了鄉村豐收的喜悅和宜人的生活環境。最后,詩人提到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詩書,呈現了對知識和教育的向往。
賞析:
《出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熱愛鄉村生活的情感。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直接而生動地描繪了離開城市進入鄉村的一系列畫面,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描繪船行安穩、逍遙自在的行程,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擺脫塵世紛擾的心境。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中的白鷺和魚兒,以及鄉村生活的豐收和稚子學習的場景,傳遞了一種鄉村宜人、恬靜而充滿希望的氛圍。整首詩詞充滿了對自然、對鄉村生活和對知識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教育的重視。通過這種描繪,詩人呈現了一幅美好而寧靜的鄉村畫卷,讓讀者感受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