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陜州渡黃河歌 / 作者:李廌 |
流浪滄浪二十年,三江五湖一釣船。
江神海若諳忠信,此身常在蛟龍淵。
欲渡黃河濱,小兒語相玩。
鯨鯢嗜人正饕餮,忠信難憑彼方悍。
我嘗夜泛子胥灣,錢塘大浪如銀山。
崇明海門水如墨,況此相望一葦問。
為吾鼓漿為君歌,氣凌河伯驚黿鼉。
醉披紫綺傲風波,濟川遲暮奈天何。
|
|
自陜州渡黃河歌解釋: 《自陜州渡黃河歌》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流浪滄浪二十年,
三江五湖一釣船。
江神海若諳忠信,
此身常在蛟龍淵。
欲渡黃河濱,
小兒語相玩。
鯨鯢嗜人正饕餮,
忠信難憑彼方悍。
我嘗夜泛子胥灣,
錢塘大浪如銀山。
崇明海門水如墨,
況此相望一葦問。
為吾鼓漿為君歌,
氣凌河伯驚黿鼉。
醉披紫綺傲風波,
濟川遲暮奈天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流浪二十年的境遇和對黃河的渡河之旅。詩人形容自己長期漂泊于滄海,只有一艘小船可以釣魚。他相信江神和海神對他的忠誠,因為他經常在深淵中與巨龍相伴。渴望渡過黃河的河濱時,他聽到孩子們的嬉笑聲。他意識到黃河中的巨大水生動物兇殘而嗜血,忠誠和信任在那里變得困難。詩人回憶起曾在夜晚劃船經過子胥灣,感受到錢塘江的巨浪如同銀山一般壯麗。他描述了崇明和海門之間的水域如墨般黑暗,這讓他思考兩岸的距離僅一葦之遙。他為了自己而擊鼓劃船,為了君主而歌唱,他的氣勢激發了河伯的驚訝,甚至使得巨龜也感到震驚。盡管詩人充滿豪情,但他意識到時光已晚,無法逆轉。
這首詩詞以詩人的親身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他對長期流浪和掙扎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如黃河、江海和浪潮,以及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詩中融入了對忠誠和信任的思考,以及對人生和命運的反思。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繪,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展示了李廌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它讓人們在欣賞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同時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游歷和思考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