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會作詩次其韻 / 作者:李廌 |
脂車欲入南山路,馬首忽西真有數(shù)。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紛紛過風雨。
君行嶺上正穿云,我向津頭欲呼渡。
石門秀絕冠荊楚,萬壑千巖供指顧。
赴澗哀泉咽復流,出岫閑云散還聚。
遙應寫懷遠憐我,瘦馬饑童傍江霧。
平時追隨若形影,異縣相望忽如許。
他年兩翁各賦歸,思山便可拏舟去。
|
|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會作詩次其韻解釋: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會作詩次其韻》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和友人的相聚,并通過山水之間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脂車欲入南山路,
馬首忽西真有數(shù)。
此生兀兀老江山,
曩事紛紛過風雨。
這一節(jié)描述了脂車駛入南山路,馬首突然向西,表明友人的到來。作者感慨地說,這一生過得匆匆,老去的是這江山,曾經(jīng)的事情都隨著風雨紛紛飄逝。
君行嶺上正穿云,
我向津頭欲呼渡。
石門秀絕冠荊楚,
萬壑千巖供指顧。
這一節(jié)描繪了友人行走在嶺上,穿越云霧,而作者則站在渡口,準備呼喚渡船。石門之美獨具特色,屹立在荊楚之間,千萬壑巖形成了壯麗的景色,向人們展示著無盡的美景。
赴澗哀泉咽復流,
出岫閑云散還聚。
遙應寫懷遠憐我,
瘦馬饑童傍江霧。
這一節(jié)描繪了作者和友人一同前往澗中,悲哀的泉水流淌著,從山岫中涌出,然后在山間散開,又匯聚成為一股。詩人遙望友人行走的遠方,心中對友情的思念和眷戀之情涌上心頭。瘦馬和饑餓的童子靠近江霧,增添了詩情畫意。
平時追隨若形影,
異縣相望忽如許。
他年兩翁各賦歸,
思山便可拏舟去。
這一節(jié)表達了作者和友人平日里如影隨形,但現(xiàn)在相距異縣,突然間相見的時刻如此的稀少。詩人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兩位老者都能回到故鄉(xiāng),再次各自寫下歸鄉(xiāng)的詩篇,到時候就可以一同乘舟去思山了。
這首詩詞以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友人的到來和離去,抒發(fā)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山水景色的描寫與人情的表達相結合,形成了一幅生動而深情的畫卷,讓讀者感受到歲月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