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閻氏橋亭 / 作者:李廌 |
綠芰紅蕖照眼新,池塘風(fēng)軟起青蘋。
遠(yuǎn)山碧映重林暮,委徑香傳別洞春。
五月獨為長道客,滄浪自有濯纓人。
誰知雅意在丘壑,慚對箕嵩愧路塵。
|
|
過閻氏橋亭解釋: 《過閻氏橋亭》是宋代李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翠綠的芰荷和鮮紅的蕖蓉映入眼簾,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池塘中微風(fēng)吹拂著柔軟的青蘋果。遠(yuǎn)處的山巒呈現(xiàn)出淡淡的碧綠,映照在濃密的樹林中,夕陽西下時更是美不勝收。曲折的小徑上飄散著芳香,將春天的氣息傳遞到別洞中。五月,我獨自作為長途旅行的客人,而這片滄浪江自有濯纓之人。誰能理解我心中高雅的意境在這丘壑之間流轉(zhuǎn),我感到慚愧,對比起箕山和嵩山,我真是微不足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閻氏橋亭的景色,表達(dá)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自身的自嘲之情。詩中的自然景物充滿生機(jī)和美麗,綠芰和紅蕖的色彩給人以新鮮感,池塘中的青蘋果在微風(fēng)中輕輕起伏。遠(yuǎn)山的碧綠和林木的映襯,使整個景色更加迷人。詩中還提到了委徑香傳別洞春,表達(dá)了春天的氣息和香氣彌漫在山林之中。詩的后半部分,作者用自己作為長途旅行者的身份,與滄浪江的濯纓之人形成了對比,抒發(fā)了自己對自身平凡的感嘆和對高雅意境的向往。作者以箕山和嵩山作為對比,顯示出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表達(dá)了對雅致和卓越的追求。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通過對閻氏橋亭景色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高尚境界的追求。同時,通過自我貶低的方式,凸顯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表達(dá)了對高雅意境的敬畏和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精練的形象,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韻味,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