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心嶺 / 作者:李廌 |
萬仞嵩峰接天遠,妖武登封艱步輦。
初登峻嶺已回心,何事艱難能黽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見王陽臨蜀坂。
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涂猶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
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
|
|
回心嶺解釋: 《回心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李廌。該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攀登險峻的山嶺時內心的回旋與思索,表達了面對壓力與困境時的堅持與努力的精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嵩峰高聳入云、艱難攀登的景象,表現了登山者所面臨的困難和艱險。嵩峰高聳入天,仿佛與天相接,給人一種壯觀的感覺。妖武登封艱步輦,揭示了攀登過程中的艱難險阻,用形容詞"妖武"強調了這些困難的嚴峻性。
然而,詩中描繪的人物并非被困難所擊垮,而是在攀登初登峻嶺后,回心轉意,堅持向前。"初登峻嶺已回心"這句表達了他內心的回旋,也顯示出他具備的堅持不懈的品質。"何事艱難能黽勉"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面對困難時應該持有的勇氣和堅持的態度。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詩人對徽之泛剡溪和王陽臨蜀坂的想象。這些景點與嵩岳相比或許并不起眼,但詩人通過這些聯想,表達了自己對山林自然之美的熱愛和追求。"老子山林興不淺,興盡中涂猶欲返"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山林的興致和對歸程的留戀之情。
最后兩句"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表達了詩人對古人的敬仰和對現實世界的厭棄。"古人戒在末路難,九十常為百里半"意味著在面對困境時,只有堅持到最后一刻,才能取得成功。"世上風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勸"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中無休止的紛爭和困擾的不滿,以及對自我勸勉的呼喚。
總體來說,《回心嶺》通過描繪攀登峻嶺的景象和表達作者內心的思考與堅持,傳達了面對困境時堅持不懈、追求美好的精神,以及對現實世界中紛擾的厭倦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與境遇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